天天那達慕
“那達慕”,其實就是蒙族"祭敖包"活動,是蒙古族喜慶豐收或 歡 度節日的盛大聚會,舉辦時間大約在每年的7月11日至13日,這 一 季節是蒙古草原景色最美、牛羊最肥壯、馬奶酒口感最醇的季節, 也 是當地居民選擇休假的最佳季節。
那么"那達慕"起源于什么時候呢?據銘刻在石崖上的《成吉思汗 石 文》載,那達慕起源于蒙古汗國建立初期,早在公元1206年,成 吉 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時,他為檢閱自己的軍隊,維護和分配草場, 每年7~8月間舉行“大忽力革臺”(即大聚會),將各個部落的首 領 召集在一起,為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,都要舉行那達慕。起 初只 舉行射箭、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。到元、明時,射箭、賽
馬、摔 跤比賽結合一起,成為固定形式。后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 項運動為 “好漢三技藝”。
隨著時代的進步,那達慕又充實了更為廣泛的、具 有時代特征的內 容,已發展成為一種集祭祀慶祝、體育競技、文化娛 樂、經貿交流 為一體的廣大牧民的盛會。今天,我們把濃縮版的那達 慕盛會搬到 了景區,每天下午都會在這里進行精彩的速度賽馬、激烈 的搏克競 技、刺激的馬術表演,大家可親眼目睹蒙古勇士的彪悍勇猛, 感受 濃厚的蒙族文化氣息。